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信佛

第5页
学佛:走出迷惑,重新审视人生-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走出迷惑,重新审视人生

学佛网阅读(682)评论(0)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苦谛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痛苦。而是有漏皆苦。因为这个有漏的生命体,有漏的五蕴身,使我们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建立在迷惑烦恼的基础上。所以人生的本质是苦的。一直以来,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快乐的呀。有苦才有乐,何必...

捆绑轮回众生的事物,也能解脱众生-学佛网
学佛感应

捆绑轮回众生的事物,也能解脱众生

学佛网阅读(790)评论(0)

密续法本告诉我们,妄念只能由妄念所征服,而生死轮转也只能被生死轮转所解构。 伟大的萨拉哈(梵 Saraha)也指出,捆绑愚者的事物正能令智者解脱。对此真谛,若是追随佛法者因缺乏胆识与开放的心胸而无法掌握的话,他们修行的道途就会既长远又崎岖,...

「道」即是目标-学佛网
学佛成佛

「道」即是目标

学佛网阅读(703)评论(0)

在理论上,从一开始,果乘的修行者就会运用(或至少想象自己在运用)「因」与「果」合而为一的方法。在此,「想象」是指虽然你似乎在从事证悟的「因」,但是你已经看见其「果」——证悟本身。以煮蛋为例,一颗寻常的蛋看似一颗蛋,而不像煎蛋卷(omelle...

依自己的能力而修持-学佛网
佛法无边

依自己的能力而修持

学佛网阅读(560)评论(0)

大致而言,我们修持什么,以及修持多少,基本上都取决于我们的能力、工作与家庭状况,以及有多少时间可以使用。这些都是完全有效的准则,因为是佛陀本人所认许的——就如某个村里屠夫的例子。佛陀在世时,允诺一个屠夫不在夜间杀生的发愿,但为了维生之故,他...

学佛:培养出离心-学佛网
学佛入门

学佛:培养出离心

学佛网阅读(1.69K)评论(0)

如果世俗的快乐并非佛法的目标,那么,是什么东西让人想要投入于修行?一个富裕、开心又有强大个人安全感的人,很可能不会动念要踏入心灵之道。当然,每个人——甚至富有的人——都会经验到短暂的悲伤或无助,也都可能有过冲动想要掉头拒绝这个世界能够提供的...

汪曾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学佛网
学佛感应

汪曾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学佛网阅读(3.22K)评论(0)

-1- 少年:含一根草,看天上的云 苏北有片水乡,叫高邮。 这座蒲柳深处的小镇,素以秦观、咸鸭蛋、吴三桂闻名。1920年,元宵,春寒峭。当地颇有声望的汪氏“儒商”家族,诞下一名男婴,唤作曾祺。 虽生于动荡年代,汪曾祺的童年却惬意得很。祖父亲...

学佛:心光再次点燃-学佛网
学佛入门

学佛:心光再次点燃

学佛网阅读(650)评论(0)

辞亲搳爱的求学路上,一晃几十年,唯一微弱的修行心得,就是越来越佩服佛陀,越来越认识到要学会付出,越来越喜欢佛陀的法……,似乎总会有那么一点感觉,可是,感觉毕竟只是感觉,忽闪忽现,他是脆弱的,经不起考验,如风中的火光,不加保护,似乎马上就要熄...

学佛:环保,在行动上-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环保,在行动上

学佛网阅读(731)评论(0)

环保这个话题,所有人都不陌生。谈了这么多年,但环境污染依然在继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也是一次比一次严重。人类在灾难来临前,行为依旧,在灾难出现后,则长吁短叹。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谈归谈,做归做。从大的方面说,比如大家都知道汽车尾气排放污...

学佛:认知的改变-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认知的改变

学佛网阅读(899)评论(0)

记得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到世界三大宗教一课时说到:佛教是解决人们死后问题的宗教,佛教讲因果报应。人在活着的时候如果做坏事,死后就会遭报应,会下地狱。如果活着的时候多做好事,死后就能到佛教徒们所想象的西方极乐世界享受荣华富贵。但人...

学佛:你过得不好,跟你的身材无关-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你过得不好,跟你的身材无关

学佛网阅读(731)评论(0)

好友西图是个胖姑娘。 18岁以前,她说自己就像糯滋滋一坨肉,大脸短腿小身板,圆脸把双眼挤成门缝。她不爱拍照,总是习惯性躲避镜头。高高举起的相机,一如她的枪林弹雨。 “唉,你要是再瘦点,那还差不多。”自卑是把尖刀,架在脖上,刺在心底。 因为男...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