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认知“清净念”到体验“真心”
其实,“念佛”或“学佛”也是在无相中建立一个相。本来一切诸法的究竟是无相的,但因为众生有其各自的执著和烦恼,所以必须借着佛陀言教的这个“理论之相”来修行、来落实我们的身心。 因此,我们修行(落实我们的身心),首先就是要用“佛陀言教的理论之相...
其实,“念佛”或“学佛”也是在无相中建立一个相。本来一切诸法的究竟是无相的,但因为众生有其各自的执著和烦恼,所以必须借着佛陀言教的这个“理论之相”来修行、来落实我们的身心。 因此,我们修行(落实我们的身心),首先就是要用“佛陀言教的理论之相...
第二,因为知道自己业障深重,所以就要发起奋耻之心。我师父说,要发“大奋心”,就是要奋发图强,不要要死不活的! 很多人常常来跟我抱怨或诉苦:“师父,我不行啦!我业障重啦!所以没办法用功啦!” 但这可就奇怪了!你知道自己业障重,那怎么还不努力啊...
对于佛陀的回答,你可能感到不解和困惑,你现在先不必急着找答案,在这个禅期里,我会进一步为大家说明经典的意义。基本的观念是,你要先从幻心(妄想,执著)里,生起“一念觉”,再以这一念觉去修种种的幻法。如此“以幻修幻”,然后“知幻离幻”,这样一步...
修道人要带三分病痛,才知道发道心。所以,疾病也是我们修道的增上缘,不要排除它,与病为友,才是最好。 贫僧小时应该算是一个健康宝宝,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也好像经常大病、小病不断。算起来,一生的岁月里一直都在“与病为友”。 人生,健康是非常重要...
不敢说这几千万言的文字,对人间、社会、佛教有什么贡献,但总是我生命累积的成果。 说起贫僧写作的因缘,回忆起来,可以说是酸甜苦辣。 现在虽然有人赞美我写作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章形态多元,诗歌、散文、小说,我都能沾它一点边,甚至有徒众替我算...
如果都能像佛教所说,大家持戒,不侵犯别人的自由,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这才是美好的人生。 佛陀建立教团,制订了很多的戒条,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甚至在家的男女居士优婆塞、优婆夷、式叉摩那等七众弟子,都各自有戒律。但是,当初的社会环境、物...
我在众中,众中有我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 贫僧自幼有一个性格,不喜欢一对一的往来,不喜欢个人独居,喜欢过团体生活。童年时在家,因为兄弟姐妹众多,也如团体一样;出家以后,僧团里大众睡广单(通铺),几百人一同过堂用斋,早晚课诵也不下一两百人。自觉...
这个欢喜乐观从哪里来?从内心源泉里面来,从思想通路里面来,从大众相处里面来,从人我关系感恩中来,从工作勤奋成就中来。 贫僧个性非常乐观,每日都在欢喜中。我不喜欢愁云惨雾的生活,也不喜欢艰难困苦的思想,我喜欢乐观进取、安然自在,我学佛也是学习...
“整个修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善知识”,只有在善知识引导下成就了戒定慧三学,才能调服自己的烦恼。 我是一个比较怕麻烦的人,因为麻烦总会让我升起烦恼,在生活和工作中,事情一多就会很容易让我陷入紧张与焦虑之中,特别是在工作方面,之前年度干部考评,领...
听闻正法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如饥似渴。自从4月初接触佛法,我就日夜不停听经闻法,感觉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很受用。因为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佛法这样,能够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揭示得如此透彻清晰,让人豁然开朗。一下子明白了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