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佛门礼仪心得

本课针对佛门礼仪的讲解,认识到做为佛弟子身口意应有的仪表和认识,内心应对住持三宝有恭敬之心。佛说学佛网

我认识到佛门礼仪与社会礼仪有所不同。佛教起源于印度,佛陀时代,有两种方法信奉佛教:皈依佛法僧三宝,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仪合法,就是礼仪。佛门礼仪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姿势或穿着,表达对佛法僧的恭敬。作为三宝弟子,我们必须掌握和理解合十,操手,问询,礼佛,合十长跪,请经,供佛,念珠,海清及缦衣的真实意义。在言行举止上要如法得体,作为已经皈依的三宝佛弟子,我们经常出入寺院,在寺院内,无论是上香供佛,入殿礼佛,谒见出家师父,请示师长,参加早晚课诵或法会,在寺院过堂及留宿,均要按照居士入寺礼仪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不能有逾越。

周三小组共修时师兄们一起对照着法义和视频做着佛门礼仪中的动作,彼此检查各自动作是否规范到位;通过视频辅导员大音师兄还细心地示范了如何穿海清和卸海清、一番话让我也受益匪浅……在师兄们的相互加持下,自己加深了理解和对动作的记忆。使我认识到佛教的礼仪的重点还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发心上,作为佛弟子要学会圆融。通过学习《居士入寺礼仪》,我联想到“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这句话。每个初一、十五和法会我基本都到寺院、礼佛、敬香、拜佛、做义工…在师父的带领下在用斋前念“供养咒”后再用斋。每次在大殿内拜忏时、在常人眼里看去我是端正跪着、其实大家殊不知、我与常人跪都吃力:因为我基本是单膝跪着《自身原因~但只能坚持三、四十分钟左右》

佛门礼仪,不仅是威仪、礼仪的表现,也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带动身口意一起变得虔诚和庄严。在这种姿势和心态中,我执会由此减轻,心灵会更加澄明。当我穿上海清透过特定的动作姿势、穿着行走等行仪,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敬和感恩,以及自身的谦虚和忏悔等。认识到佛教寺院是住持三宝的集中体现,住持三宝是佛法流传的重要载体,我虽已皈依住持三宝,通过闻、思、修开发内在的自性三宝。因此佛门礼仪对于作为佛子的我,并非教条和僵化的形式主义,而是一种时时处处的炼心修行。当我真正做到语默动静体安然,一切合宜合法时,内心的状态一定会随着外在动作仪表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使身口意融成一体,身心变得自在、宁静。礼仪,不仅是外在的仪表规范,也代表着内心相应的状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醒我平时进出寺庙、遇见法师和师兄,更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做好。行体的礼貌表达用于工作中,同样适用。行为代表心念,人往往都是语言首先其冲,但当语言无法表达时,身体恰到好处的表现,也是能够有效传达信息的。如企业、接待者,微微一笑,九十度弯腰,简单的动作就表达了公司的文化和服务;如夫妻在语言、行为上起冲突、对方可以以微笑、表扬的举动、也许这样夫妻气氛和谐了!如果都做到:随喜他人功德、检讨自身不足!身心一切体安然…

佛弟子来说,由观念到身体的调柔,更要努力完成。跟随导师的脚步,认真去践行每一个要领,努力学好法义,并结合义工服务,来不断的完善自已。我虽然每天的功课诵经前都有做到请经书、请念珠…

今天、已经进入三级修学的我、在今后尽可能时间允许下自修前我要按“三称”—“听慈经”—“回向”的程序来,在开始学习法义时要按“持诵课本”的仪轨来!做好三级修学的产品,从影响身边人开始吧!感恩三宝加持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佛门礼仪心得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