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尊重学佛的人, 相信他们都想做个好人, 我虽然不信佛, 但我确信自己能够做个十足的好人, 甚至会比 很多信佛的人做得还要好, 这样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对吗?
答:你说要努力做个好人, 我很随喜你。信佛的人依各自不同的发心, 趣入不同的乘。 为求来世得人天福报而行善积德 是为入天乘。 为求个人解脱痛苦而持戒修福, 是为小乘。 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并最终成就佛果, 而誓证菩提是为大乘。
发心犹如播种 虽然也同样地施肥浇灌 种子不同, 结出的花果就不同。 一样道理 发心不同, 虽然也持戒也修福, 果报却是不同。 人天乘的果报是来世转生天道或人道, 受用丰足。小乘极果是阿罗汉 断生死之流, 得涅桀之乐。 大乘缘佛果, 蚊终将证得无上正觉。
如果你没有这些发心, 就不会得到这些结果。
佛教修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断恶行善, 断恶指远离十恶业,即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恶口、 不绮语、 不两舌、 远离贪心、 远离害心、 远离邪见。 在此基础上, 再行持相应的十善业。 不用说解脱道 , 即使只求入天福报, 也是要努力到这些的。 我不清楚你所说的 十足的好人” 是否包括 这些。
问:暂时没有皈依佛教的人, 如何从行为上对自己进行 规范和约束?
答:皈依佛门也要有因有缘, 机缘不到 , 强求不得。 一个人可以不皈依佛门 , 但是要想今生来世喜乐平安 , 须信因果 , 懂得 取舍善恶。 具体一点儿说, 就是前一个问题中提到的远离十恶 业 行持十善业。
十恶业涵盖身、 语、 意的部分造作, 这里不再重复。 与之 相对的是十善业, 比如爱护生命、 布施助人、 对婚姻忠诚、 诚实守信、 不搬弄是非、 言语柔和、 不东拉西扯说些无意义的话、 不贪婪、 不心怀怨恨、 劝人行善、 不谤因果。 这其中有的是做入的基本修养, 有的是道德底线, 有的是身心平衡之道。
佛法中最为可贵的是解脱轮回、 直指实相的教法, 但并非人入都以解脱为人生大事, 也并没有很多人能领受解脱之教。尽管如此, 修习佛法尤其是业因果之理, 仍然能带来实际的益处。 业因果是世间现象的基本原理, 若置之不理, 言行与自然 的规律相违, 只能是自招损毁却不知所以然。
相信行善得福、 造恶感苦, 并且身体力行断恶行善, 这样才能自保平安、 自求多福、 自得其乐。
空谈理念, 或者拿佛法做调节情绪、 安慰精神的 “ 鸡汤 ” ,仅此而已的话, 当时似乎是明白 一点儿了、 平静了、 释然了,但过后还是不明就里地制造着伤害, 因而枉自在苦恼中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