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看清自己,读懂自我

看清自己,读懂自我

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不认识自己的心性,想要看清自己的缺点,读懂自我的过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人用两个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自己的缺点,看不见;自己的毛病,认不清;自己的个性,识不明,才会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因而挑剔别人,议论再三。

其实,凡夫总是如此,看到他人一身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混身的毛病;看到他人身上的刺猬,却看不到自己满身的荆棘;看到他人狭隘的自私,却看不到自己抠门的吝啬;看到他人可怜的无知,却看不到自己可悲的愚痴。试问:能有几人真正看清自己,读懂自我?

未进三级修学的我,何尝不是这样?将所有的经历投射于别人身上,却忽视了关注与爱护自己。不仅如此,还经常指手画脚的说别人,犹如自己满身的污泥未清洁,却还要去笑话他人身上的污垢,岂不五十步笑百步。

记得刚上第一课时,导师在书中讲:“我们都是重病患者”。当时,这一句话对我冲击力很大,一直认为自己挺好的,怎么可能是导师口中所说的那样?绝不接受这一观点。直到后来每学一课,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与不足之处。

如今,学到《人心、人性与人生》这一课后,渐渐地了知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重病患者,从头到脚无一处不被烦恼侵凌与伤害,内心狂躁不安,片刻未曾停歇,整日还想着如何养身,却不知不觉把心养的娇惯放纵。

整天活在无明、我执以及三毒的云雾里,看不清自己的个性、毛病与缺点,感觉不到自己的毒气笼罩着自己。有时好像看清自己那么一丁点,可是过不久又被凸起的“自我”给淹没了。

无始劫的“我执”串习力太强大,难以摆脱,若没有佛法的正能量,是无法解构。所以,只有认识心性,看清自己,读懂自我,方能解决烦恼的毒害与侵略。

那么,如何读懂自我?首先要了解自己,因为我们把真正的自己弄丢了,而把非我的东西当成是我,比如身份、地位、美貌、财富、情绪、想法等等,一旦这些发生变化,就陷入情绪中不能自拔,产生痛苦,甚至付出惨重代价。因此对自我的错误认识是人生一切烦恼的根源。

所以,当我照镜子时,看到镜中的自己,就会发问:“今天我认识自己了吗?”如果我拥有财富,别人崇拜的只是我的财富,而不是我本人,但我会误会别人崇拜自己;如果我有权力,别人崇拜的只是我的权力,而不是我本身,然我误会了别人崇拜自己;如果我拥有美貌,别人喜欢的只是我一时拥有的美貌,而不是真正的我,我却误以为别人喜欢我……

当财富、权力、美貌等等过了保质期,就会被抛弃,被淘汰,别人崇拜的只是在我身上一时的价值,而不是我本身,一旦过了价值期,就一文不值。那么,情绪、想法与心念,更不能代表我,都是刹那刹那在变化,如《金刚经》中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有透过虚妄的心,我们才能找到自己。

因而佛教讲“无我”,不是否定我的存在,而是凡夫总把非我的东西当做是我,有着恒常设定,使得生活在痛苦的烦恼和无尽的轮回当中头出头没。佛教的“无我”观念是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帮助我们去除对自我的错误设定,和对设定的依赖,也就是去妄归真。

比如当我陷入混乱的情绪和错误的观念时,我要学着去追问自己,这些能代表我的存在吗?答案是不能。审视这些非我的东西,不断去除非我的执著,从而获得对我执的淡化,把自己从错误情绪和观念陷阱里拯救出来。

因此,佛法就像眼睛,心依于法,才能开阔心胸、看清自我;佛法就像警察,心有标杆,才能辨清善恶、认识自我;佛法就像道路,念念在道,才能净化心灵、解脱自我。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看清自己,读懂自我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