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一切众生

众生是有灵性的,救众生,众生也会感恩。只要有好心,一定会有好报,只是时间、因缘还没有成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定有报”。

很多人说佛教是哲学,其实确切地说,佛教没有一句话是属于哲学的内容。可以说,佛教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它的运作是有规律可循的。

佛陀对于如何尊重生命,有一整套可实践的理论。这套理论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尊重生命从不杀生开始,不杀生就是受持“不杀戒”。既然尊重生命,所以不要让任何一个众生受苦,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不但不杀,我们还不能吃它们的肉,吃素是尊重生命的第二个阶段。为了尊重有情生命,我们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或者说我们抗议别人去杀,三净肉也是有众生被杀的,所以为了抗议别人去杀,我们就吃素。

第三个阶段是放生,这是最了不起的,我们不但不杀,不但不吃,还积极地把生命解救了。不杀和不吃这是消极的态度,我们管好自己,跟众生不结恶缘;放生是和众生结善缘,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有一位老和尚,晚上听到厨房里面“哐啷哐啷”响得很厉害,他跑过去一看,一只狐狸掉到油缸里了。油缸四边沾满了油,很滑,这只狐狸怎么爬也爬不出去。老和尚很慈悲,拿一块板把狐狸救出来,狐狸就跑掉了。

几年后的一天夜里,老和尚在呼呼大睡,门被撞得非常响,把他吵醒了,他跑出去开门,原来是被他救的那只狐狸在撞门。随即他发现,原来是寺庙着火,烧起来了,他就赶紧去扑火,结果及时将火扑灭,寺庙被保存下来了。

众生是有灵性的,救众生,众生也会感恩。只是有些人傻,不懂得感恩,但是这不意味着救他是白救了。我们布施给乞丐是有功德的,即使他在背后骂你,你也不要说:“哎呀, 好心反被当作驴肝肺,好心不得好报!”只要有好心,一定会有好报,只是时间、因缘还没有成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定有报”。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一切众生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