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如何所行为,愿我行为亦如是
释迦牟尼佛苦修六年,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是的,佛陀发现一切众生都有觉悟的本性,都有自救的能力。可是,为什么不能证得了呢?
我们正因为有着顽固的我执和贪著,由此产生种种的无明烦恼。正如导师所说:“凡夫的生命是以无明为基础,由此带来无尽的烦恼、惑业和轮回。”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生命真相,看不清世界真相。因为看不清,就会对自我和世界产生一厢情愿的误解。进而对喜欢的贪著不舍,对讨厌的心生嗔恨,每天就在贪著和嗔恨中烦恼着,纠结着,轮回着。只要有一分我执,有一分自我保护,就会有一分烦恼,有一分不得解脱。
正因为有种种烦恼,所以把我们的本来清净之心都给遮住了,而使我们看不到自己原有的清净自性。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却被很多灰尘给遮住了,使我们看不清自己本来的面目那样。
那么,我们现在要如何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本来真面目呢?我想:从现在开始,尽自己的努力,一定要把握好当下,好好的认真学习修学,导师所教我们的如何点亮心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修学就是属于点灯的过程。通过闻、思、修,来驱除我们的无明烦恼。所谓,烦恼灭智慧长。
佛陀就是娑婆世界点灯和传灯的第一之人。 因为,佛陀成道后说法四十五年,广转-法-轮,殷勤度化,就是为了将这盏智慧之灯传递下去,照亮世间,唤醒众生。在佛陀涅槃后的千百年来,祖师大德们继承这一使命,使佛法薪火相续,流传至今,给无量众生带来利益。无论这个世间多么黑暗,只要这盏觉悟之灯还在,我们就能看清方向,找到弃暗投明的道路。
我们作为佛陀的弟子,应该要有一种向佛陀学习的好心态。所谓“诸佛如何所行为,愿我行为亦如是”的心里目标。在点亮我们自己内在心灯的同时,也要点亮芸芸众生的智慧心灯,让他们从中受益,直至解脱。这是佛陀出现于世的唯一目的,也是每个佛子尽未来际努力的终极目标。
昨天,有一位法师的同学,请我们三位师父去帮忙她的寺庙结界,可是她的寺庙很远,如果是平常也许我是不会答应的。原因,第一没时间,第二路途又遥远。而后来再想一想就答应了。同时还可以把修学推荐给她们,我想这个事情是如法的事,如果不去珍惜这种当下的因缘,就会失去她们与正法结缘的机会。心想:“这不是刚刚在学习如何点灯和传灯吗?怎么可以不去呢?不行再忙也得腾出时间去。”于是就答应了,我们三人吃完早斋后就出发了,为了晚上能赶回来,到了寺庙大家就开始准备前方便了。特别是那两位法师比较辛苦,太阳很大,她们两连中午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准备前方便。可我呢?已经准备好了,没有什么事了,她们慈悲就让末学去休息了一下下!其实是末学的偷懒。
我们非常幸运,有缘听闻佛法,有缘进入书院,有良好的引导和氛围,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迷惑,走向觉醒。如果是自己点灯,那一盏灯的光明是微弱的,短暂的,随时可能会熄灭。而当一灯点燃百盏、千盏、万盏灯的时候,就能光光互映,照彻大千。传灯所要做的,就是把佛法之光传递出去,让更多众生与佛法结缘,于佛法受益;让更多众生成为修学路上的伙伴,相互增上,彼此激励。这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充满无明和贪嗔痴的世界,多一盏智慧之灯,就少一分痛苦;多一盏觉悟之灯,就少一分对立;多一盏菩提之灯,就少一分黑暗。愿我们时时点亮心灯,处处传递光明。阿弥陀佛!感恩大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