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百法明门论心得七

强调了五大要素是修学需要把握的要领之后,本期特别强调了正见的重要性,是不共之处,八正道也是以正见为首。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唯识的中道正见对我的修行意味着什么?它有中观正见有什么不同?修学检验有句话:“认识唯识正见的建立涵盖整个。。认识其重要性。”如何去体会这种重要性呢?佛说学佛网

之前学三性,对依他起体会并不深,就是那个绳子,我只要不陷入蛇的知见里面,慢慢就体悟到圆成实了,好象依他起就摆在那里,就是一个缘起的现象,我知道就可以了,对修行有多大的作用?完全没有体会到。

之前重新学习同喜世界观这节课,讲认识与存在的关系,说对缘起现象的认识是一个立足点,如果它有错误认识,就会导向遍计所执;如果能正确认识缘起的现象,就能摆脱遍计所执,通达空性实相。

这个缘起现象,指的就是依他起相。中观正见告诉我,一切存在都是缘起假相,本质是空性,但这个缘起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是这样的缘起?别人是那样的缘起?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并不清楚,似乎也不是中观的重点,重点在于破除对“有”的执著,只要破除了执著,就能体证到空性,何必纠缠这些现象呢?

但是,很惭愧,自己福薄障深、根劣慧浅,自性见根深蒂固,似乎不把这些“假相”看个清楚明白,就不死心,总觉得那个“我”是真实存在的。直接通过中观去体证空性,这样层层扫荡,强力的破除我执的法门,实在有些够不着,觉得理没弄透,我需要再多些理由,说服自己。

这样思惟过来,对唯识正见的殊胜,开始有些许体会——依他起相就是答案。

唯证正见告诉我,从内在身心到外在世界,自己这个世界的全部都是内心的显现,如此而已,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的心。这样的见地,其实并不陌生,从同喜开始,很多学习内容都包括了唯识的正见。但真正学习到这里,我还是觉得震撼——这颗心,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我是不是应该深入的了解它,并且更加谨慎乃至如履薄冰的对待每个起心动念?

之前对心和境的关系,还是停留在很浅的层面,比如对外境有喜欢、不喜欢,我知道这是我的分别心,是由我的价值观、好恶感决定的,不是客观真实的。但依他起相没那么简单,除了这些认知、分别、设定是来自于我的心,所有的显现——不只是心理世界,还有物质世界,都是心所造。

世界观那节课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内心阿赖耶识的生命海洋,构成宇宙万有,山河大地,人的心念构成宇宙的重要动力。唯识三性正见涵盖了整个大乘。。,而三性中又以依他起相为侧重,可见其重要性。所以我需要建立这样的信,一切都是心的显现。

之前觉得当我把心调整了,不去分别执著,就不烦恼了,虽然外境还是那个样子;这当然没有错,修行是修自己,不是改造外境;但我还是把外境看得实在,似乎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来提升幸福指数,就像对房子的装修不满意,但木已成舟,只能改软装修,硬装修不好动。但是现在发现,外境也是我内心的显现,关系取决于心的能力,这个认识系统、业力系统。

视频中引导我们去观察,我所有的好恶、价值观、选择、兴趣、能力、甚至长相……都取决于心。我还想到自己这些年居住的房子,虽然搬过几次家,但几乎都住在二楼,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只是巧合吗?其实是因为我喜欢二楼,在老家就住二楼,习惯了,觉得方便。对于习惯的东西,就有粘著,不管是买房、租房,不经意中对二楼的房子总有份好感,就算有不很如意的地方,也能包容,所以结果就是,我一直住二楼。

之前对于弥陀净土,虽然愿意相信,但总觉隔了一层,实在是因为那个境界太难以想象,但既然一切都是心的显现,连凡夫心也有如此力量,FUO心自然有不可思议的妙用,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现代的量子力学,已经证实了根本没有本质性的物质世界,只是科学对于背后的原理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

唯识正见,真的把这个世界看得透彻无比,假如没有唯识,只有真心系统,会觉得够不着,缘起的显现到底为什么是这样?总觉得单薄。之前读到一段文章——唯识令大乘。。达到顶峰,确实非常精妙的法。“无著菩萨吩咐了世亲之后不久就圆寂,年龄大约七十五岁。世亲菩萨禀承遗诫,开始造大乘论,其最精要的是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摄大乘论释、辩中边论等。传上说:“凡是法师所造,文义精好,有见闻者,靡不信求。故天竺及余边土学大小乘人,悉以法师所造为学本,异部及外道论师闻法师名莫不畏伏。”总之,大乘。。在世亲菩萨时代已经登峰造极,小乘不正确的思想廓清殆尽,以后在印度就没有重行振作。”现在多少能体会一点,为什么玄奘大师不畏生命西行求法,主要就为取得瑜伽师地论,唯识教法,确实是这个时代的希望。能够听闻这样甚深精妙的法,除了感恩和精进,用心传承传播,实在无以为报。

所以,唯识的正见到底如何重要?不仅能帮助我更好的认识缘起现象,还能对业果更加深信,谨慎对待每个起心动念。这一个星期,包括在写这篇分享的时候,一直都在反复体会世间法的虚幻性,实在如梦似幻,都是心的显现。当然对于唯识正见,我还要在今后修学中不断体会,但短短几课,已经初尝法喜,唯识中道见,容易契入,非常有力量。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百法明门论心得七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