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心灵创造幸福心得五
“心灵创造幸福”,不是物质创造幸福,不是环境条件创造幸福。幸福说到底是内心的体验,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外在环境只是一个辅助。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观念和秩序相对成熟稳定,就是在社会动的荡岁月,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也没有根本性...
“心灵创造幸福”,不是物质创造幸福,不是环境条件创造幸福。幸福说到底是内心的体验,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外在环境只是一个辅助。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观念和秩序相对成熟稳定,就是在社会动的荡岁月,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也没有根本性...
修平等心的重要性: 具备平等心的基础才能修慈悲心,修菩提心 平等心有两种,一种愿一切有情没有贪嗔心,一种是自己对一切有情远离贪嗔心,道次第指后者。 如何修平等心: 去除障碍: 去除对一切众生的分别:一切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对众生有好恶是不合...
通过学习《生命的回归》我们知道了,生命不只是从生到死所经历的过程,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当中我们是如何生存的。导师看似讲了三个题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告诉我们如何找到本具佛性之本我的一个过程。 首先要改变由业力牵引的命运和人生,就要从改...
通过近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三宝是佛法的核心,皈依是修学的根本。学佛就是从错综复杂的乱象中心跳转到,成就三宝具备的无限慈悲和智慧的串习中。导师简单的几句开示解除了我常时间的困惑。学习佛、法、僧的功德,我感受到佛陀的慈悲智慧和悲愿的巨大力量。 以...
戒定慧 法义总结:修行意义概括为两方面内容,就是减过失、增功德。看修行有没有进步,就检查自己的惭愧心、感恩心、慈悲心是不是在增加,我执和贪嗔痴是不是在减少。对善知识依止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对善知识的重视可以引发我们对法的恭敬...
本课接着上一课导师继续讲解了五类法之间的关系和佛教的三个宇宙观的认识。通过认识这些法与法之间假与实,有与无的关系,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如幻如化,二元对立的世界,由于无明我执,我们错误的将能所对立,使依他起进入到遍计所执,使...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如何让三宝在我们心中具足足够的分量,强化我们的信心道念,就是修习皈依。修习皈依,应遵循完整的仪轨进行,包括前行、正行、回向三部分,前行包括唱三宝歌,发心、忏悔、供养;正行包括观察修、安住修、发愿及修习...
关于幸福,导师论述很多。这也是每个人最渴望得到的!可究竟什么是幸福呢?有些人把幸福,建立在生活富裕、婚姻美满、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等等,希望一切好事都降临自己身上,才是幸福。 但事实是残酷的,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俗话也说,福不双至,祸不...
问:如果没有分别心,那么众生如何分辨善恶美丑?如何教会众生该弘扬什么、改变什么、抑制什么? 答:这是佛法中被世人误解较多的一个问题。不分别,是说胜义谛法界本性非伺察寻思之心所能了达,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只能证到,思维不到。 圣者菩萨...
问:既然是诸法空相,那么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答:众生的根器、因缘不同,所以佛陀因材施教,传授不同法门,使不同特质、偏好的众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解脱之法。有的众生更容易对讲解空性的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