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十疑略释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且举此十端耳。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且举此十端耳。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
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 先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做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
由于我出家后,总是选择清静祥和的地方,要么闭关诵读佛经,要么就是从事写作,有时为大众讲解戒律修持,所以人们经常感到我行踪不定,找不到我。其实佛法无处不在,有佛法的地方就会有我。而我对佛教戒律学的研究可说是情有独钟,我不仅夜以继日地加以研究,...
导致我出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乏小时候的家庭熏染,而有一些应该归功于我在浙江师范的经历。那种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将我在年轻时沾染上的一些所谓的名士习气洗刷干净,让我更加注重的是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的磨炼。因此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静和平淡,一种...
我对于发心学字的人,总是劝他们:先由篆字学起。为什么呢?有几种理由: (一)可以顺便研究《说文》,对于文字学,便可以有一点常识了。因为一个字一个字都有它的来源,并不是凭空虚构的,关于一笔一划,都不能随随便便乱写的。若不学篆书,不研究《说文》...
“以为已经累了,无法再回头,没有目标的翅膀,试着飞越那扇窗,温度却让身体再次感到很沮丧,微笑不是假装,我追,是因为渴望,奋不顾身奔向那一道阳光,跌倒是种成长………。”这是《势在必行》里的一段话。 喜欢这段话,因为他可以解析自己不同的旅程感慨...
进入修学时,我认为学佛只会让自己更加富有,事业、人际关系更好,心态上也更好一点,从而让自己活的更舒服一些。除了这些,我也不知道学佛能做什么。一年多的修学,让我了解,学佛其实是学习慈悲和智慧,是一个改造生命品质的工程。也让我重新思考人生该怎么...
导师从五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一、让逆境成为修道助缘,正确面对逆境,接纳逆缘,二、幸福要建立三种心:慈悲心,感恩心,恭敬心。三、幸福与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关。佛法无我、空的思想,能帮助我们纠正认识。四、认识欲望的本质,了解欲望给我们带来的过患,...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无深文奥义,不释名相,一解大科。) 效果: (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
《八大人觉经》原文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