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语

第10页
佛说:感念佛恩-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感念佛恩

学佛网阅读(921)评论(0)

很久很久以来,我们不闻正法,颠倒迷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沉沦生死,备受煎熬。 万幸的是,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没有舍弃我们,为我们发下深重誓愿:“若不能救你,我誓不成佛!”并将累劫修行的一切功德纳于名号之中,回向给我们,让我们易闻,易称,易往...

佛说:苦乐随缘-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苦乐随缘

学佛网阅读(797)评论(0)

生活在此世间,必然要面对痛苦,生命中的逆境人人都不可避免。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反映着过去的业。如果能认知这一点,每当我们遭遇痛苦和困难时,就不会把它们看成失败或灾祸,也不会看成一种处罚而自怨自艾,而是把痛苦看成过去业报的完成,正如西藏...

佛说:弥陀大悲于苦者-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弥陀大悲于苦者

学佛网阅读(1.18K)评论(0)

善导大师的两种决定深信,是对净土宗信心的定义,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契入净土门的试金石。 若认为“我很贤善,我是上根利器,我功夫了得,我有能力解脱生死”,甚至认为“我就是普度众生的菩萨”,这是不具第一种深信,会把自己阻挡在净土门之外。 若认为“...

佛说:名号意义-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名号意义

学佛网阅读(1.04K)评论(0)

《观经》中说,五逆十恶的众生一生造恶,不具善根,直至临终方遇善知识说法,教令念佛,然而被痛苦所逼,心中已不能忆念佛名,只是在慌乱中随口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因为念佛的缘故,即时乘坐金莲花,于一念顷往生极乐世界。 一个毫无修行的恶人,仅仅...

佛说:超世弘愿-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超世弘愿

学佛网阅读(751)评论(0)

众生的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又负荷着无始以来如山的罪业,积累着日益加重的迷惑,纵有佛性之宝,亦不易将之开显出来,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于解脱路上一再退堕。 睹见人间此种情形的阿弥陀佛,悲悯苦难和恐惧的众生,于很久以前示现菩萨之道,发下深重誓愿。 ...

佛说:好的开端-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好的开端

学佛网阅读(991)评论(0)

(一)启发自己 学佛是通往觉悟的唯一道路。因此,必须虔诚、恭敬、严谨。 而从另一个侧面看,学佛又像一门艺术,我们应该灵巧地启发自己进入祥和、喜悦的气氛之中。 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初升的红日,潺潺的溪流,浩瀚的天空,静谧的月色,拂面的...

佛说:扫除成见-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扫除成见

学佛网阅读(801)评论(0)

(一)学佛的目的 我们来此世间,应该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导师们告诉我们同一件事:了脱生死,达到圆满的生命境界。如果来此世间做了一百件事,唯独这件事没有做,那等于空来一趟。只知道追求欲望的满足,对自身的存在缺乏理性的审视,不谋求超越,被佛看作是...

佛说:六道轮回-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六道轮回

学佛网阅读(1.38K)评论(0)

众生的存在,是因果相续、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迷惑世界之中,继续无常的生命。 (一)心识不灭 心识,也可称之为性灵或神识,它通过我们的大脑、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维持自身生命...

佛说:三藏典籍-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三藏典籍

学佛网阅读(1.16K)评论(0)

世尊的弟子把世尊四十九年所宣讲的佛法记录下来,就是我们所见到的佛经。 佛教三藏教典博大精深,阐明宇宙万法的真谛,指示修行的正道。 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收录了佛的言教,律藏收录了佛教戒律,论藏收录了历代祖师大德的论疏。《中华大藏经》...

佛说:一代时教-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一代时教

学佛网阅读(1K)评论(0)

佛教自世尊创始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精神生活。它涉及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古典名著,比如《西游记》《红楼梦》等,无一不是植根于佛教土壤;“不可...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