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说:不能过于贫穷、疲惫,也不能过于舒适、富裕
藏地有这样的说法: “不能过于贫穷、疲惫, 也不能过于舒适、富裕, 要保持中等。” 无论是生活方面, 还是修行的心态,都要这样。 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不能过于艰苦, 也不能过于贪着,要把握适度。 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佛从嘎西城出游鹿野苑...
藏地有这样的说法: “不能过于贫穷、疲惫, 也不能过于舒适、富裕, 要保持中等。” 无论是生活方面, 还是修行的心态,都要这样。 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不能过于艰苦, 也不能过于贪着,要把握适度。 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佛从嘎西城出游鹿野苑...
“嗡嘛呢呗咪吽” 是指皈依观世音菩萨, 愿我通过您的大加持力, 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 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 随意达到我愿达到的目的。 观音心咒包含了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内容,也是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精髓,如理如法地念...
在哪些田里播种收获快呢? 佛讲,在福田、恩田、 悲田里播种收获快。 其中,福田是佛、菩萨、上师; 恩田是现世的父母; 悲田是可怜的众生。 人们经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虽然是这么说,其实很少有人真正相信这句话。人们...
你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 即使给人一个笑容, 让一个座位, 让一步路,也是布施。 功德、福德和善根 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 才能趋入圆满。 有的人特别贪恋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若想对治自己的贪心和吝啬心,这些统统都要做布施。无论是在家里,还是...
佛法:登上人生的第三层楼 佛陀以缘起的智慧提出生命的三世论,基于对生命的整体关怀,学佛者不仅要关心现实人生的幸福,同时要关心未来生命的走向,实现生命的回归。首先是认识的回归,这就需要借助佛法智慧,如因缘因果、无常,无我、空的智慧等,来建立正...
真正实在的人, 他会耍聪明, 但是他不耍聪明; 他有欺骗人的手段, 但他不去欺骗。 明明了了而又实实在在, 才是真正的人, 才可以做佛。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只观己过,不论人非,无论别人怎样评价自己,都不要在乎。别人...
我们执著回报,然后去追求回报; 我们执著付出,然后不愿意付出, 这样我们永远得不到回报, 永远没有真正的付出。 真正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真正的回报,是无穷无尽的回报。 不求回报的付出, 才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回报。 我们经常说,发心重要...
无论是地狱还是极乐世界, 都是心的显现, 即使用再先进的仪器也找不到 地狱和极乐世界, 只可以用心看、用心感受。 想切身感受, 要等到业力现前的时候, 那时心自然就会显现这样的景象, 就会看到六道轮回的存在。 等你看到了、感觉到了,已经晚了...
我们生存的价值,是在向外付出奉献中得到的。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认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做好就可以,时间久了,会发现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小,心量也渐渐越来越小。 很多人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佛性,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有...
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倒映在水里,我们的心就是那一潭水,要让它倒映在你的心间,就要让自己的心透彻。心里是乱糟糟的,如同水是肮脏的,怎么能让月亮投影到里面? 我们都知道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莲花本身有一种能量,能自我清洁。可以用这个来形容我们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