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把握适度,保持自在的心态
人有时候心气太高,很傲慢; 有时候又心气太低,很自卑。 而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 保持一个自在的心态: 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既不能骄傲,也不能自卑。 把握适度,不紧不松, 不高不低,这才是解脱的状态。 生活中,我们总是把握不住自己,比如...
人有时候心气太高,很傲慢; 有时候又心气太低,很自卑。 而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 保持一个自在的心态: 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既不能骄傲,也不能自卑。 把握适度,不紧不松, 不高不低,这才是解脱的状态。 生活中,我们总是把握不住自己,比如...
“不赞不谤一切人”, 就是在不了解, 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 不赞叹,也不诽谤任何众生。 这是我们做人应遵循的原则。 藏地有一句谚语:“贼和佛,无法能够了知在何处。”我们很难知道盗贼在何处,在表面上也看不出来;我们也不知道佛在何处,在人群里...
若是你有看不起的人, 说明你的慈悲心不够; 若是你有看不惯的事, 说明你的智慧不够。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是装模作样,表面上看都很有礼貌,很尊重他人,实际上都是虚情假意。作为修行人不能这样,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场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对...
最好不要生起怨恨, 即使生起了怨恨, 也应该像写在沙滩上的字, 令它很快消失; 而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别人的恩德, 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 经久不褪,历历在目。 曾经有两个人结伴去一个地方。一天两人发生了矛盾,甲被乙打了一巴掌,甲把这件事写在了...
我们执著回报,然后去追求回报; 我们执著付出,然后不愿意付出, 这样我们永远得不到回报, 永远没有真正的付出。 真正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真正的回报,是无穷无尽的回报。 不求回报的付出, 才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回报。 我们经常说,发心重要...
凡夫和成就者在面对 生老病死的时候, 心里的感受不一样: 一个是苦,一个是乐; 一个是折磨,一个是享受。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学佛修行了,就应该不会生病、不会死、不能出事。一旦有病了、死了、家里出事了,就觉得学佛不管用,信心也退了。这都是不懂...
对我们而言, 发财了开心,破财了痛苦; 相聚了开心,分离了痛苦。 但是,如果没有发财,哪有破财呢? 如果没有相聚,哪有分离呢? 所以发财破财,相聚分离, 看似境遇不同,实际上都是平等的。 我们现在还没有解脱,也不知道解脱是何种状态,我们每天...
能看出自己有毛病, 这是一种觉悟; 能改掉自己的毛病, 这是一种成就。 我们很多人总感叹自己命不好、运气不好。总觉得自己活得累、从来都没有让自己满意过、知足过。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怎么改变呢?不靠别人,改掉自己的毛病就行。 ...
一切都会过去,别害怕。 人都会害怕,担心身体、 担心家庭、担心工作, 越担心越有事, 不担心不会有事。 但是从心里放下很难, 人都这样,不肯放下。 在生命中,不管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能执著,不要在乎。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伤...
的一生就是一场戏, 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 不能放弃。 在演戏的过程中不能糊涂, 不能把这些当真, 不能执著。 要认真不能执著; 要放下不能放弃。 现在,很多人一说“不能执著”,就不认真了,一说“放下”,就都放弃了,这是不对的。 你真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