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生命真正的希望
大家好,我是惟盈,去年开始学习智慧文化的,是我的重生,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我的收获。 没有进学习智慧文化前,我的人生是混乱压抑的,生活的全部就是茶米油盐,老公孩子……老公有女朋友、孩子不听话,工作不顺心,一点点小事就会辗转难眠焦虑好久。...
大家好,我是惟盈,去年开始学习智慧文化的,是我的重生,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我的收获。 没有进学习智慧文化前,我的人生是混乱压抑的,生活的全部就是茶米油盐,老公孩子……老公有女朋友、孩子不听话,工作不顺心,一点点小事就会辗转难眠焦虑好久。...
《本生鬘经》(JatakamalaSutra)中说,每当魔众看到有人致力于解脱道时,他们就会大为恐慌。佛法初学者必定会在法道上发现许多无价之宝,但同样的,也很可能会搅动出许多障碍,这就引导到我们本节的主题——恶业。 在佛法中,「恶业」是描述...
概略来说,「菩提心」是令一切众生都究竟成佛的愿望。它是大乘法道的心脏、头脑、眼睛、血液与脊梁,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修持。事实上,「菩提心」的概念是如此强而有力,仅只是珍视「将解脱的智能传递给他人」的这个愿望,就是所有可能做到的供养中最广大的。 ...
当我们皈依时,必须向「纯正的皈依对象」皈依。但这代表什么?皈依的对象必须是遍知的、悲心的、全能的;具足这三种特质,才可能纯正「无欺」(nondeceptive)。如 果皈依对象不是遍知的,他将不能辨明我们的困难;如果他是遍知的、但缺乏悲心,...
诱使我们皈依的状况或条件有三种: (一)恐惧;(二)信任感或虔敬心;(三)悲心。在这三者之中,恐惧是最强大的。 恐惧对于世俗的事务,特别是跟「得」与「失」有关的,我们总会感到恐惧。由于害怕被雨淋湿,我们躲在雨伞下接受庇护;同样种类的恐惧,也...
是什么促使学生寻求老师呢?理想上,是为了自己与一切有情众生的证悟,但从这样的愿望开始是很稀有的。人们经常是在面对灾难、身体的痛苦或无望的病情诊断时,才开始对心灵的观点感到兴趣,因为直到此时,我们才认识到生命是充满了令人恐惧又担心的无尽痛苦,...
那么,我们如何分辨所遇的上师是「纯正的」呢?最实际又简单的方法,就是运用逻辑与常识。上师是否自私,是否以自我为中心?他对轮回生活是否太感兴趣?若是如此,那么他可能不是你要的上师。若是你找到一位上师,她对轮回生活并无任何兴趣,而且是位非常的佛...
排出浊气「排出浊气」是准备修持非常好的一个方法,这个修持最好是找个人亲自对你演示做法,但是如果无法找到,就试着依照下述非常简单的方法去做。 先花几分锺切断你的念头之链,然后重新坐好姿势,确定挺直背脊。正如佛陀所说,一切现象都是「缘起」(de...
要有耐心:你会犯错我经常告诉修行者,特别是初学者,没有任何人能够先完全正确地学会了修持前行所该知道的每件事之后,才开始修行。若要完全地知道每件事,包括如何正确修持所有的仪轨,那只有在圆满修持并获得成就时才有可能。因此,无可避免的,你必定会经...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连续现象的显现,只有能接受这种看法的人,心灵之道对他们才有重要性。无法相信这个真理的人,追寻心灵之道是毫无意义的。 佛经上将「转世」比喻成师生之间的关系。一位音乐老师教导学生如何歌唱,学生从直接的指导经验中受益而学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