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因果

第21页
别人做错事了,到底要不要批评-学佛网
佛法无边

别人做错事了,到底要不要批评

学佛网阅读(1.13K)评论(0)

别人做错事了,到底要不要批评 在世间合作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并非不能批评他人,而是要把握说话的心态。是抱着幸灾乐祸、背后告状、反感抱怨、保护自我之心去反映情况,还是从大局出发,为利益团体、利益对方而说?这是我们要仔细检点内心的地方。 有一天,...

当别人有了错误,时机成熟了再指出来-学佛网
佛法无边

当别人有了错误,时机成熟了再指出来

学佛网阅读(764)评论(0)

当别人有了错误,时机成熟了再指出来 当别人有了错误,即使自己知道,也不能直接就指出来,要看因缘。因缘时机成熟了,再指出他的问题,帮助他改正,就能收到效果。 有一位小和尚在大众做功课的时候,负责每天敲木鱼,敲了一年。 在寺院里,敲木鱼的板点是...

我们的待客之道:众生欢喜佛欢喜-学佛网
佛法无边

我们的待客之道:众生欢喜佛欢喜

学佛网阅读(1.13K)评论(0)

我们的待客之道:众生欢喜佛欢喜 接待客人时,我们做得好一点儿,客人会感觉到热情、善心,这样就结了一个善缘。有了这个观念后,接待客人的工作就做得越来越认真和欢喜,因为这是积聚资粮和广度众生的好机会。 寺院里通常有两种斋饭:一种是大众日常吃的,...

为什么做人要吃亏:学会吃亏,最终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学佛网
佛法无边

为什么做人要吃亏:学会吃亏,最终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学佛网阅读(1.29K)评论(0)

为什么做人要吃亏:学会吃亏,最终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俗话讲“吃亏是福”,是讲人与人交往中,逢名利,多谦让给别人,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 无论是居家生活,还是做大小事业,都会在人和事上产生种种的分配,或多或少,有形的无形的,难得一碗水端平,认识...

为什么做人要慎独:让自己言行一致-学佛网
佛法无边

为什么做人要慎独:让自己言行一致

学佛网阅读(1.43K)评论(0)

为什么做人要慎独:让自己言行一致 慎独的目的就是防止自己被烦恼欺骗,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境界,特别是自己独处的时候,要学会杜绝很多不善之念。但是烦恼有伪装的能力,没有功夫,就很难识破它,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对。 什么是慎独呢?慎独就是持...

看一个人,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学佛网
佛法无边

看一个人,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

学佛网阅读(712)评论(0)

看一个人,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 人心是无常的,一个人现在很发心,不代表他一直会发心;现在很能干,不代表他一直很能干;现在很听话,不代表以后会一直听话…… 在寺里,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有的很发心,有的不发心;有的很能干,有的不太爱干事;有...

“放弃”与“放下”的区别在哪-学佛网
佛法无边

“放弃”与“放下”的区别在哪

学佛网阅读(4.41K)评论(0)

“放弃”与“放下”的区别在哪 问:能否说一下“放弃”与“放下”真正的区别?是不是“放弃”是半途而废的含义,而“放下”是拿得起也丢得下?请开导! 学诚法师:放弃是一个行为,放下是一个心态。放弃了,心里不一定放下;放下的,行为上不一定放弃。放下...

错会“随缘”“放下”的本意,做事就会背道而驰-学佛网
佛法无边

错会“随缘”“放下”的本意,做事就会背道而驰

学佛网阅读(883)评论(0)

错会“随缘”“放下”的本意,做事就会背道而驰 “放下”是指放下不必要的妄想,不是放弃;“随缘”指的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条有理地去把握,去推进,而不是盲目冒进。 有人在创业、打拼中失利了,想坚持下去,又害怕最终无果;不坚持,又觉得弃之可惜,...

小事做不好,大事也就无从谈起-学佛网
佛法无边

小事做不好,大事也就无从谈起

学佛网阅读(743)评论(0)

小事做不好,大事也就无从谈起 有一个人端茶倒水搞接待久了,心里没底,我们就对他说:“洒扫应对、迎来送往都是佛法。” 现在,很多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高,各方面知识也很丰富,但素质上却可能需要有更大的提高,尤其是谦下、勤劳的素质。 一个人的素...

做一件事先问问自己:你发的什么心-学佛网
佛法无边

做一件事先问问自己:你发的什么心

学佛网阅读(697)评论(0)

做一件事先问问自己:你发的什么心 你可以试一试,当你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身心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动力,做任何事都会因缘具足,趋于圆满。 在寺里承担做事情,不能图名,不能图利。刚开始,大家都有一个发心,可能非常纯粹、非常朴素,比如有的人发的...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