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先要丰富自己内心的体验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 ——《竹窗随笔》 【释义】凭耳朵听闻而得到的知识,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到的...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 ——《竹窗随笔》 【释义】凭耳朵听闻而得到的知识,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到的...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释义】比如有人被大水所冲,因害怕淹溺,所以不饮水而渴死,于佛法不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美...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法句经·教学品》 【释义】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却在勤奋地追求真理。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
黄龙谓隐士潘延之曰: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抒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 ——《禅林宝训》 【释义】黄龙禅师对隐士潘延之说:为圣为贤的学问,不是轻易就能成的,必须通过积累。积累的关键,是专一和...
明教曰:“圣贤之学,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 ——《禅林宝训》 【释义】明教和尚(契嵩禅师)说:“圣贤的学问,本来就不是一天就可以具备的。白天不够用,用夜晚来继续学习,日日月月地积累起来,自然可以完成。” 从前...
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 ——蕅益大师《阅藏知津叙》 【释义】不调理饮食,那么病患就会产生;不阅览三藏经典,那么智慧之眼就会蒙昧。 契诃夫在一篇小说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银行老板和一个人打赌,要求那人关在房间,只是看书,...
佛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学习的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还可以优化人的心理素质。学以立身,习以养德,学习能够塑造一个人的灵魂和人格。 人不学,不知道 大...
人活着为什么感到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望渴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连步子都迈不开。 ——净慧 【释义】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呢?就是因为人们总是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总是想要得到的更多,以至于自己肩上的...
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服、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燃灯法师 【释义】如果我们能够看开一切执着尘劳,放下使我们乱性的贪婪和欲望,找回自己,我们就能获得身心的...
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佛陀 【释义】欲望会让人觉得痛苦,是因为欲望永远无法完全得到满足。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