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个师父
不记得是那一部旧书上看来的了,大意说是有一位道学先生,自然是名人,一生拼命辟佛,却名自己的小儿子为“和尚”。有一天,有人拿这件事来质问他。他回答道:“这正是表示轻贱呀!”那人无话可说而退云。 其实,这位道学先生是诡辩。名孩子为“和尚”,其中...
不记得是那一部旧书上看来的了,大意说是有一位道学先生,自然是名人,一生拼命辟佛,却名自己的小儿子为“和尚”。有一天,有人拿这件事来质问他。他回答道:“这正是表示轻贱呀!”那人无话可说而退云。 其实,这位道学先生是诡辩。名孩子为“和尚”,其中...
祖慰 游览名胜古迹,都是为了觅得美感;而我游完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后,却意外地获得许多幽默感—— 观音怎么成了第一把手? 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从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得知“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住在南海(实际是东海)的普陀山上。孙悟...
鲁迅 隐士,历来算是一个美名,但有时也当作一个笑柄。最显著的,则有刺陈眉公的“翩然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的诗,至今也还有人提及。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一方面,是“自视太高”,于是别方面也就“求之太高”,彼此“忘其所以”,不能“心照”...
调整心态改变自我 佛教受出家制度影响,使很多人觉得佛教是厌世的,把出家归为仕途失意或感情挫折而遁入空门。那么出家人到底是出世还是入世呢? 出家不是遇挫后的无奈躲避,而是看到真相后的主动超越,是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佛教徒不但要发出离心,还要...
用心倾听是真正守护对方的前提。爱人心中有我们未曾了解的痛苦。最好的朋友是能理解我们痛苦的人。我们希望成为这样的知心人。为了理解他人,我们必须用心倾听。 我们可以问伴侣:“亲爱的,如果你想跟我说说你的童年,我会愿意倾听。你小时候喜欢吃什么?做...
只要提及我曾长时间经历的心理创伤,就足以令我感到羞耻畏缩。我将这些记忆列在一张纸上,这张清单同样令我觉得羞耻。作为真实发生的事情,这张清单所列的似乎太长甚至令人害怕,但我觉得清单所列的都是琐碎的事情。人们告诉我,这是幸存者的内疚感。我可能需...
打开摄像头,心安住当下 “同学好!希望上线的同学打开摄像头,虽然是网络交流,但能看到对方,感觉距离更近了”,最近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对这点我进行了思考,最开始的思考是在班级交流时,辅导义工每次上线的时候都会说这句话,每次都是在辅导义工说完这...
做好事到底有没有好报 如果人不懂得因果,没有长远的智慧,往往会被当下一时的福报迷惑,不自觉地放纵自己,种下恶因;不久后福报烟消云散,恶报现前。 在世间,非常多的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好事有好报,做恶事有恶报。但是,从古到今...
我们的待客之道:众生欢喜佛欢喜 接待客人时,我们做得好一点儿,客人会感觉到热情、善心,这样就结了一个善缘。有了这个观念后,接待客人的工作就做得越来越认真和欢喜,因为这是积聚资粮和广度众生的好机会。 寺院里通常有两种斋饭:一种是大众日常吃的,...
成办事业与一个人的为人有很大关系。“宽则得众”,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两个人,一位能力比较强,一位能力稍微欠缺一点儿,同时被派出去做事情。能力强的那位刚开始很得心应手,能力欠缺的那位就显得逊色一点儿。 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能力强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