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百法明门论心得五
心法及心法之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一、心法有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二、前五识合称为前五识的原因:1、他们有共同的原因他们所缘的都是性境,所缘的都是现前的、现在的、不带名言的、不做判断。 2、前五识而升起是要有...
心法及心法之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一、心法有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二、前五识合称为前五识的原因:1、他们有共同的原因他们所缘的都是性境,所缘的都是现前的、现在的、不带名言的、不做判断。 2、前五识而升起是要有...
先学规矩磨心性 修学态度做到真诚、认真、老实了吗? 本课小组交流时,感觉每位同学都很精进,她们的发言都提前做了很认真的准备,分享内容也诚恳实在。其中晓月师兄的分享直接打到了我。他说;9年的三级修学,前3年都是在学规矩,就像以前的各行各业的匠...
首先通过信仰与人生的学习,认识到信仰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信仰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告诉我们拥有健康的宗教信仰,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究竟归宿,净化心灵,建立道德规范,引领我们踏上古圣先贤的求真探索之路。 当我看到第3课的题目时,我就一直在问自己是否...
内容概述:礼赞是高度的认同向往。以普贤行愿的礼敬让能礼所礼都是一种无限的存在,是最高的礼敬,能使我们保有一颗开放的心,与佛菩萨的功德相应。我们礼敬三世一切诸佛、礼敬生起菩提心的正法、礼敬实践菩萨道的诸大菩萨是帮助我们建立修学的目标和典范,希...
“心灵创造幸福”,不是物质创造幸福,不是环境条件创造幸福。幸福说到底是内心的体验,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外在环境只是一个辅助。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观念和秩序相对成熟稳定,就是在社会动的荡岁月,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也没有根本性...
我问自己“这一年我进步了吗?进步了多少?我改变了吗?”我想,我还是那个我自己,但我又不是原来那个我了。在欢喜之余,想起本周的两件事儿,让我喜滋滋的心理顿时陷入沉思。 所谓佛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一是疫情发生以来,我本来都...
病患者苦 佛法良药医 我是轮回中的病人,我有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目前还没【死】呐,其余的苦都尝试过了,而且尝试了很多次、很多世、很多劫......佛是大医王、佛法是良药、导师是良医、修行是疗病。这些我都认同...
人生五大问题 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佛法。 人生五大问题 (零)前言 1、人生就是不断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现实问题很好解决,生命的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困惑,找不到答案心灵无法真正安宁。 3、导师从佛法角度讲师人生五大问题。...
谈到修学的意乐,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缘起,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彼此相聚于此。谈及此处,又回到了一句老话“为什么学佛”。引用辅导员上周班级共修时的一句话“我们就是一群病友坐在一起研究与讨论治疗方案,并分享自己的治疗体验”。 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
本课所学观察修与安住修。明白了禅修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用心,既心行的建立和改变。禅修要做的就是如何把佛法智慧转化成我的认识和观念。 本期法义小组共修后,我想起了一件事,春节前夕有个大家庭的聚会,快到吃饭时,我突然想起亲戚中的一位刚好当天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