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说:生活,不是为了去生气
发脾气对内对外都是烦恼。对内是指自己生烦恼,对外是指困扰他人。 ——证严法师 【释义】生气对内对外都是一种烦恼。对内来说,会让自己心生烦恼;对外来说,会使别人受到困扰。 公车上有一对上班族男女,可能因为人多,怕后面的人挤到了她,男孩将手臂围...
发脾气对内对外都是烦恼。对内是指自己生烦恼,对外是指困扰他人。 ——证严法师 【释义】生气对内对外都是一种烦恼。对内来说,会让自己心生烦恼;对外来说,会使别人受到困扰。 公车上有一对上班族男女,可能因为人多,怕后面的人挤到了她,男孩将手臂围...
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
十八字方针中,“真诚、认真、老实”属于态度模式,同时也是落实方法,是达到修学效果的前提。 在开班之前举办的菩提沙龙,其中互动环节有一项就提到书院的修学态度,从表面上理解只要秉着“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一定能学好佛法。我当时天真的以为...
我不会拜“鬼神”,我不认为它们能改变我的命运,可是我多交一个朋友不好吗?虽然朋友不能改变我的命运,可是他可能会帮助我。 佛教认为有神和鬼的存在。但是,神和鬼好比是牛、马、鸟、兽之类,只不过是与我们不同的另一个类别的生命而已。它们有比我们更好...
时光荏苒,转眼间加入修学,已快十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今将自己的改变向大家分享。 一、走进书院,智慧生活 通过学习知道了修学是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和修学佛法、走上生命觉醒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开放的修学平台,旨在让每一位佛弟子成...
大部分人都是迷信的, 这样信佛没有任何意义。 信佛不是一种迷信。 佛也反对迷信。 有些人,一说佛菩萨,就觉得特别神秘。认为佛肯定是离自己远远的,高高在上的,特别有神通、神变,特别与众不同。我们去顶礼他,供养他,他们高兴了就会保佑我们;我们得...
“嗡嘛呢呗咪吽” 是指皈依观世音菩萨, 愿我通过您的大加持力, 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 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 随意达到我愿达到的目的。 观音心咒包含了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内容,也是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精髓,如理如法地念...
在我小时候,母亲就告诉我, 每天晚上睡觉前要磕三个头, 不然将来容易投生为牦牛。 我很害怕,坚持每天磕。 有时候已经躺下了才想起来, 马上又起来磕。 后来我出家了,依止了上师, 上师也让我每天睡觉前磕三个头, 然后发愿, 这样来世可以往生西...
在哪些田里播种收获快呢? 佛讲,在福田、恩田、 悲田里播种收获快。 其中,福田是佛、菩萨、上师; 恩田是现世的父母; 悲田是可怜的众生。 人们经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虽然是这么说,其实很少有人真正相信这句话。人们...
我们现在所遭遇、 感受的一切, 都是因业力所现, 因业力所感, 都是自己的业。 想改变这一切, 就要发自内心地去忏悔。 人都害怕有病。有些人稍微有一点点头疼,就害怕了,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脑血栓了?稍微有点胃疼、肚子疼,就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