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性

第6页
佛说:无理三扁担,有理扁担三-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无理三扁担,有理扁担三

学佛网阅读(2.81K)评论(0)

讲到这里,我就想到我的师公东初老人从小给我的教诫。 小时候,我只知道我师公是位住持,不知道他是传承曹洞宗的禅门大德。之后,我当然知道他是曹洞宗的传人,但从没看过他老人家教我、传我什么法或指导我。一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师公真是一位大禅师。他从...

现量境界:“能知”而不落分别-学佛网
学佛感应

现量境界:“能知”而不落分别

学佛网阅读(1.88K)评论(0)

又例如,十三岁的果谷菩萨问师父会不会功夫,师父回答:“会!”然后接着说:“如果你想跟我学功夫,那得先跟我学打坐,学完打坐后,我再教你禅法,学好禅法后,我再教你功夫。”这就是师父他老人家的善巧! 我自己也有类以的机缘,但在机缘来到的当下,我却...

佛说:你有老婆吗?-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你有老婆吗?

学佛网阅读(2.44K)评论(0)

但是,当他得到了这个“有”的答案后,心里依旧无法安然。固然“有”这个答案符合佛经所说的“有地狱”,可是却跟第一位大德的回答截然不同,他心想:既然这两位都是知名的禅师,都是人人认为已经见性、有大修持的大德,怎么两位禅师的回答会不一样呢? 所以...

念佛禅的教理基础-学佛网
学佛入门

念佛禅的教理基础

学佛网阅读(976)评论(0)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念佛和参禅是截然不同的法门,一个(念佛)是从“有”的层面下手,一个(参禅)是从“实相的空性”来进行,所以很多人往往会主张念佛的人不宜参禅,而参禅的人则不应该念佛。其实,这样的见解并不完全正确。 经典里一再地告诉我们,修行应该...

佛法:觉悟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学佛网
佛法无边

佛法:觉悟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

学佛网阅读(2.25K)评论(0)

该怎么修行才能出苦离苦呢?首先,要知道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并没有真实的存在。但是,因为自己还没办法体认、亲证这个的道理,所以仍要借“假”修行,等到你修到了净除妄念、妄觉、妄分别等等一切“妄”的时候,“不妄”的真实,就会呈现。 修行就是要...

学佛:离不开“身心相”,就会患得患失、时进时退-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离不开“身心相”,就会患得患失、时进时退

学佛网阅读(1.31K)评论(0)

对于佛陀的回答,你可能感到不解和困惑,你现在先不必急着找答案,在这个禅期里,我会进一步为大家说明经典的意义。基本的观念是,你要先从幻心(妄想,执著)里,生起“一念觉”,再以这一念觉去修种种的幻法。如此“以幻修幻”,然后“知幻离幻”,这样一步...

佛法:修行能否得力,不在用功时间的长短-学佛网
佛法无边

佛法:修行能否得力,不在用功时间的长短

学佛网阅读(982)评论(0)

佛法的修行,当然需要长远恒续的用功,但修行能否得力,并不在于用功时间的长短。 修行若要得力,必须建筑在正确的知见之上。唯有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你才会了解如何去发心、如何落实用功的法门、如何按照次第安住你的身心,以及在这些过程之中,又有哪些是...

佛法:我修学赞叹法门-学佛网
佛法无边

佛法:我修学赞叹法门

学佛网阅读(870)评论(0)

赞叹要讲究巧妙,能让人回味的赞叹,往往不落俗套,是有智慧、有内涵的。 我们一生,多少总会被人批评毁谤,也会获得一些好话赞美;有时候我们也会批评毁谤人,当然也有好话赞叹人,大抵人间就是如此。不过,语言很容易出差错,一不小心,所谓“言多必失”,...

佛法:我的发心立愿-学佛网
佛法无边

佛法:我的发心立愿

学佛网阅读(1.09K)评论(0)

人生要发心立愿,并且实际去做,不会减少什么,只会增加人间的光和热。 我们读清朝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开宗明义就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为先。”发心立愿,就成为我们学佛一生的修行要道了。 发心,简单地说,就是开发心地...

学佛:我订定佛教新戒条-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我订定佛教新戒条

学佛网阅读(649)评论(0)

如果都能像佛教所说,大家持戒,不侵犯别人的自由,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这才是美好的人生。 佛陀建立教团,制订了很多的戒条,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甚至在家的男女居士优婆塞、优婆夷、式叉摩那等七众弟子,都各自有戒律。但是,当初的社会环境、物...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